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

黄冈市第二季度新闻通气会暨供给侧改革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 黄冈政府网  时间:2017-04-12


市扶贫办:第一季度精准扶贫“春季攻势”情况通报


  一、注重突出“精准”,打牢脱贫攻坚基础。一是蹲点调研摸底子。按照“一名市领导、负责一个县、调研一个乡(镇)、解剖一个村、联系一家市场主体、走访10个贫困户、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的“七个一”要求,春节前后刘书记,肖市长多次深入到所联系的红安、黄梅等县(市)开展进村入户、蹲点调研。副书记刘书记、副市长余友斌等其他市级领导和县市(区)“四大家”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进村入户,走家串户,摸实情、查短板、做实事,实现了市对县、县对乡、乡对村、驻村工作队和结队帮扶干部对贫困户调研走访的全覆盖。调研取得了三大成果。1、找准了问题。全市共查找出脱贫攻坚中存在着的脱贫基础不牢、精准扶贫“四率”不高、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插花贫困问题突出、“五个一批”政策落地有差距等五大类突出问题。2、摸清了底数。这个底数就是全市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74770户、1029132人。2014年脱贫了105485人、2015年脱贫了219174人、2016年脱贫了227163人,存量贫困人口477310人。这47万人中,有279015人,是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的,占比58.5%,84939人是要通过易地搬迁脱贫的,占比17.8%,38610人是要通过教育发展脱贫的,占比8.1%,245969人是要通过政府兜底的,占比51.5%。3、形成了一千多篇有份量、针对性强的调研报告。二是召开会议定调子。先后召开了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动员会、2017年度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形势分析会以及全市精准扶贫第七次现场推进会。确定了“巩固成果、扎实推进”的全市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主基调,明确了目标任务,传导了工作压力。三是数据核查找靶子。这个靶子就是具体的贫困对象、贫困对象的具体原因及帮扶措施、贫困对象中的最贫困对象。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扶贫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全面清洗和核查,确保了系统信息真实完整、逻辑缜密,全市精准识别准确率较清洗前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扣紧了精准扶贫的第一颗纽扣。四是科学规划定盘子。这里讲的规划有三个。第一个是年度脱贫规划。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根据现有贫困人口存量,对2017年至2019年三年脱贫滚动计划作出适当调整。第二个是资金和项目的规划。全市2017年计划整合资金102亿元,列入规划的扶贫发展项目8735个。象麻城市按照“双向下达、双重计划、强化考核、依规使用”的原则,按照“多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计划整合资金17亿元,整合资金进入财政统筹专户,按照预算管理办法执行,确保资金整合安全高效。第三个度贫困户的脱贫规划和脱贫户的巩固提升规划。按照要求,每个结对帮扶干部必须上门为帮扶对象制订好年度的脱贫(巩固提升)规划,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一个以上的脱贫(巩固)措施。据统计,“春季攻势”期间,全市共开工项目近 3416个,其中村级“十通十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2352个,易地搬迁在建安置点486个,配套建设 687个;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18个,中小学校建设项目25个。五是督查问责扬鞭子。3月份,市纪委、市委督查室、市扶贫办、市电视台组成联合督查组,对扶贫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进行了集中督查,共发现问题线索7大类25个,市纪委进行了集中交办,从而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各级领导干部、帮扶干部的扶贫责任。

  二、注重突出“提升”,补齐“五个一批”短板。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补齐产业同质化、低端化较严重的短板。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了现有优势产业(象罗田一只羊(黑山羊)、英山一片茶(茶叶)、麻城一朵花(菊花)、蕲春一棵草(艾草)、红安一只虾(小龙虾)等)的提质增效,促进地标产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一村一品”小特产的转型升级,把小特产变成增收脱贫的大产业。二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补齐市场主体带动能力弱的短板。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瘦身。就是说对2016年参与精准扶贫的4392家市场主体进行考核验收,清退了2183家带动能力不强、效果不明显的市场主体。二是健体。全市对2209家市场主体兑现了奖补政策(黄政发 文件)。象红安第一批奖补市场主体120家,发放奖补946万元。罗田发放奖补资金2799.6万元,惠及贫困户10598人。三是活血。全市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引进和培育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市场主体近250家。红安引进北京德青源泉公司,项目总投资4.25亿元,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可带动40个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5000个贫困人口脱贫。三是全力推进金融扶贫,补齐贷款难、难贷款短板。按照重点贫困县不低于1亿元、非重点县不低于5000万元的标准,全市共设立产业发展基金8.6亿元,风险补偿金3.5亿元。麻城市元至2月,仅农商行就完成了对1513户贫困户新发放贷款6224.3万元,日均放贷105万元。四是完善易地搬迁配套服务,补齐搬迁扶贫短板。易地搬迁除了建设速度偏慢之外,全市易地搬迁的短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数据信息不准,也就是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档案与建立卡信息档案不一致,靶心瞒错了。第二个就是配套建设没有完全跟上,贫困户的入住条件较差。这两个短板通过“春季攻势”的强攻,已经实现了已建成安置点的精准识别、项目完工率、搬迁入住率均达到100%。也就是说前两个短板通过三个月的强攻已经全部补齐了。第三个就是狠抓后续产业发展,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后续产业的发展是易地搬迁的根本和关键,是牛鼻子。象红安县对所有易地搬迁贫困人口按人平1.3万元的标准用于点上配套产业发展,创新了固定保底分红增收、开展特色种植业增收、资产收益得租金增收、在集中安置点发展服务业增收、在企业务工增收等五种途径,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个经验正在全市进行推广。五是强化组织协调,补齐医疗救助短板。医疗救助有两个短板,一是看病贵,怎么破解了,就是全面落实《黄冈市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五大联动报销机制,为贫困对象建立了五大关口,确保贫困户困病返贫、致贫发生率有个大幅度下降。二是看病难,除了医疗资源匮乏外,就是手续繁琐,破解这个短板就是全面开展贫困人口住院先治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让贫困户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象浠水县整合资金190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大病补充保险,整合资金42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小额人身意外险、家庭财产险和小额扶贫信贷保证险,确保了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个人缴费不超过5000元,极大地增强了贫困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六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补齐就业扶贫短板。“春季攻势”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349800份,组织专场招聘会94次,为150406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服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27752人,成功介绍29401人农村贫困人口就业,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贫困人口19799人,接受创业服务贫困人口19610人,组织家政服务培训贫困人口4366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0079万元,组织参加创业培训贫困人口9581人。同时全市对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9800个,解决了一些特殊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三、注重突出“扶智、扶志”,全力推进精神脱贫。李嘉诚说过,鸡蛋从外打破的是鸡蛋、是食物,从内打破的是鸡崽、是生命。很显然,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我们最希望的是引导贫困户自我革命、实现从内到外的蜕变,彻底改变精神面貌,提振致富信心,增强致富动能。一是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主流媒体,宣传政策,推广典型,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在黄冈日报开辟《春季攻势进行时》、《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黄冈电视台《百名书记话扶贫》等专刊、专栏、专版,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强化贫困群众的传统和励志教育,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象红安开展“电视专访、电视专栏、政策专进、知识专赛、贫困户专谈”等五专宣传活动,英山编印出版《英山扶贫纪实文集》等举措效果良好。二是大力推广“电视夜校+服务热线+信息平台”三结合扶贫推广模式。开设《黄冈扶贫》微信公众号,开辟政策解读、第一书记、脱贫达人、脱贫攻略等专栏,聘请专家讲解扶贫政策、传授扶贫技能,并请脱贫典型户上台讲解脱贫故事。与此同时,对外公布扶贫热线,接受贫困户和社会的咨询,帮助贫困户释疑解惑,实现了贫困户与政策的零距离对接。三是开展送科技、政策、电影、

  文化、医疗“五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贫困户文化生活,拉近了党委、政府和贫困户的距离,提振了贫困户信心。四是建立奖励机制,形成自我脱贫的正向激励。全市共设立四个奖励措施。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超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脱贫标准的,在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精准脱贫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以户为单位连续三年给予奖励,第一年奖励1000元,第二年奖励500元,第三年奖励300元。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巩固脱贫成效。脱贫奖补资金主要通过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或在整合扶贫资金中安排。二是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在贫困户中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脱贫星、生态星、道德星、信用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评选,将脱贫星放到首位,形成以“脱贫星为统领、一星带九星、十星齐争辉”的创建格局。三是评选“五好模范”家庭。将“爱国守法、家庭素质好,苦干实干、脱贫成效好,敬老爱幼、家庭关系好,乐于助人、邻里评价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作为主要标准,每年在贫困村中组织开展一次“五好模范”评选活动,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年表彰20户,每户奖励5000元。四是深入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评选。坚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脱贫先进典型激励人。积极推荐全国、全省表彰的脱贫贡献奖、奉献奖、奋进奖、创新奖,全市每年组织开展“我脱贫我光荣”脱贫示范户评选活动,每年评选50—70户,各县(市、区)每年评选10户,于“10.17国家扶贫日”前夕予以表彰。全市每年底组织脱贫示范户开展宣讲,通过脱贫示范户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宣传党的好政策,提振贫困户脱贫的决心和信心。英山出台奖超标脱贫、创业脱贫的贫困户,奖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合作社、市场主体、乡镇和村,奖上市扶贫企业的“五奖”联动激励政策,既激发了贫困户自我脱贫的动力,又为贫困户脱贫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面提高了贫困户脱贫的能力。


  第二季度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大胆创新,制定脱贫计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坚持巩固现有脱贫成果,强化脱贫攻坚政策支撑,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扎实推进“五个一批”政策落地生根,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脱贫目标任务。

  (二)改革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精神脱贫,借助媒体快捷、直观、群众喜闻乐见、覆盖面广等优势,大力开展“电视夜校+服务热线+信息平台”三位一体扶贫模式,提升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扶贫帮扶工作满意度,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将“扶志授渔”渗透到每个家庭。进一步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健全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五位一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推进机制,继续做大做强产业扶贫,打造黄冈“五位一体”产业扶贫升级版,支持部分市场主体进行资产重组,充分利用政府“黄金十条”政策,促进重点贫困县企业上市,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渠道,建立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整村推进、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机制。

  (三)实施精准帮扶到村到户到人。继续组派各级扶贫工作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户、逐人进行分类,组织市场主体开展结对帮扶,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确保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贫困人口,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实现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实现教育脱贫一批;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加强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继续完善“三个一”载体,实现所有贫困村“三个一”载体全覆盖。全面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比对和甄别,适时更新建档立卡数据信息,实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五)加大脱贫攻坚的考核督查力度。加强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强化“县抓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坚决制止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防止“数字脱贫”、“被脱贫”,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估等具体操作流程,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运行、项目实施安全。





市招商局:第一季度招商引资总结及下阶段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市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把招商引资作为黄冈市实现经济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加快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市区招商取得了“开门红”。截至3月底,市直各产业招商分局新引进项目20个,协议投资额669.8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4.54亿元,近期重点跟踪项目44个;在3月29日举行“开门红”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额541.2亿元。

  一、第一季度招商引资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形成招商合力

  1.强化统筹推进机制。一是坚持“大员上”。雪荣书记对市光电信息产业招商分局2016年招商引资工作汇报材料做出批示,要求市直各产业招商分局学习光电信息分局的做法,挂帅领导要挂帅出征,分局局长和工作人员要专业化、常态化;伏清市长带队赴广东上门招商,拜访了广东商会会长及相关企业,回后专题听取了市直各产业招商分局工作情况汇报;市直各产业招商分局挂帅领导及时召开分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招商引资工作。二是优化分局力量布局。结合黄冈市产业基础和国内外招商引资新趋势,黄冈市对原有12个产业招商分局进行了调整,组建了现代物流、文化教育、医养及大健康、金融、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分局,重点加强对这些重点产业的招商。三是加强对分局的服务。市招商局改革对产业招商分局的服务机制,每个科室对口2-3家产业招商分局,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分局招商工作,提高服务质效。

  2.强化协调调度机制。对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坚持“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办、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评比”,同时根据省政府安排,每周对全市招商引资跟踪和新签约项目情况进行梳理汇总,报省商务厅。

  3.强化目标引领机制。进一步发挥目标任务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按照“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自加压力,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设置,特别是重点强调了央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500强、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等黄冈市发展亟需项目的引进。市招商局自身目标任务设置上突出招商主业,全年引进2个以上重大项目和3个以上重点项目,并接受市“四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考核,目前已成功引进2个重大项目。

  (二)创新路径提升招商质效

  1.抓资本招商。一是依托产业基金招引重大项目。与长江产业基金等重要平台积极开展产业项目投资、产业基金合作和金融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合作,运用资本助力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引,先后引进了绿宇再生环保面料项目和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项目,资本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依托证监新政推动IPO落地。住中国证监会出台的IPO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在武汉举行“资本市场助推黄冈脱贫攻坚招商推介会”上,全国各地200余家金融机构、企业家等参加推介活动,9家企业、金融机构与黄冈市6个贫困县市签约项目9个,投资金额16亿元。三是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依托现有投融资平台建立新的产业投资基金,黄冈高新区和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正加快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

  2.抓产业招商。一是建链。引进了新能源汽车、软通动力、天心天思等战略新兴产业类项目,建立全新的产业链条,培育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市区未来的发展积蓄动力;二是补链。引进了总投资110亿元的中外新材技术交流产业基地项目,将市区建筑建材产业链延伸、补缺。加强与东莞华立等家居配件类企业的对接,为索菲亚衣柜和司米橱柜项目做优配套,实现产业关联发展,壮大市区家居产业规模;三是强链。围绕市区传统优势产业,引进了泰和新能源、美丰化工等一批项目,做大做强医药化工产业。

  3.抓平台招商。一是依托重要节会招商。积极参与省政府组织的“湖北之窗”招商引资专题活动,积极与40家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零距离对话。市建材和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分局积极围绕“华创会”做好引资文章,吸引海内外客商来黄冈投资。二是依托园区平台招商。黄冈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加之我市与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两个国家开发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发挥市区同时拥有3个国家开发区优势,重点加大了对产业园区的招商推介力度。黄冈高新区、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多次在国家和省举行重要活动中作专题推介。

  (四)制订政策优化招商环境。一是打造政策洼地。近期,我们组织市区有关单位,参照荆门模式,结合市区实际,起草了《黄冈市区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该稿件按照不同项目类型,从基础设施配套、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投资服务等方面制订了25条支持措施。目前已在征求意见和相关单位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区招商引资政策。二是优化招商工作程序。对适用普惠制政策招商引资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实行“评审会审议+文件报签”形式决策落户;封闭运行产业园区和片区对招商项目实行相对独立决策;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的重大招商项目突出集体研究的科学决策机制。三是强化安商服务。继续坚持“项目秘书+专班”的服务模式,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市医药化工产业招商分局服务专班对绿宇环保项目开工服务前期推进工作倒排工期,仅仅2个月时间内完成了一期1700亩土地的报批、地面附着物评估、平面布局图送审等工作,确保了该项目3月29日正式开工。

  二、第二季度重点工作打算

  4月1日,市区招商引资行动推进会在市委召开。市委书记刘雪荣同志在会上强调,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认真学习借鉴“荆门模式”,增强信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层次新水平。会上要求,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号任务”、“一号标准”来抓;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摆在经济工作的头等重要位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推进;要由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谋划;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的一号标准。

  (一)完善手段强基础。作为市区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市招商局将进一步为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策划好基础材料。一是完善市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区招商引资政策环境;规范项目引进流程,调整项目落地流程,优化“两个流程”,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二是升级招商推介媒介。聘请专业机构对市区投资指南、推介PPT和招商专题片进行改版升级,讲好黄冈故事。推行“互联网+”招商,积极探索市场中介招商,积极开展资本招商。三是谋划招商项目库。组织市区有关单位和企业进一步整合市区招商资源,围绕主导产业谋划一批重大重点招商项目库。四是对各县市区、各园区、各产业招商分局第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考核督办;对四个园区产业规划、项目落户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掌握底数。

  (二)突出重点走出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市区招商引资目标和路径已确定,市招商局将按照《2017黄冈市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市直产业招商分局走出去,按照推介会、小分队、大员上、反复擂的招商“四法”,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展开强大招商攻势。

  (三)紧盯项目抓进度。继续按照信息变意向、意向变协议、协议变合同、合同变工地的“四变”工作法重点抓好项目的落地开工,确保各项招商目标任务完成。一是跟踪项目抓落地。对市区重点跟踪44个项目加强对接力度,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二是签约项目抓开工。对市区签约未开工项目加大督办协调力度,集中力量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开工。

  (四)认真做好专题招商。第十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计划于2017年5月17日至19日在安徽省举办。2017年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黄冈专场将于7月8日在武汉市召开。市招商局将认真参与中博会、华创会等前期重大节会活动筹备工作,通过展会协会加强黄冈投资环境推介和项目信息收集工作,切实将商会、协会和展会打造成我市对外宣传交流窗口和信息收集平台。



市农办:发力农业供给侧 打造“三增”黄冈版----今年市委“一号文件”的解读


  3月1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1号文件”,给广袤田野和广大农民送去了“春”的气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意见》内容,市农办相关负责人就《意见》进行了解读。

  一、关于今年市委一号文件的主题

  今年,市委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三农” 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今年的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农业农村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三农”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是一项管全局、管长远的重大战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本世纪以来中央连续第14年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持续向全党释放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我市作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畜禽水产林特产品优势区、长江生态屏障区,务必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紧迫的经济任务,全力推动中央、省委“三农” 重大决策部署在黄冈的落地落实。二是加速实现黄冈农业“两转”的“关键一招”。2013年,在武穴市召开的全市现代农业现场推进会上,雪荣书记强调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农产品加工引领农业、用品牌打造农业、用现代管理经营农业,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市上下围绕“两转四用”这一发展路径,在调结构、兴加工、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里用五组数据可以说明。1、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0745家(注册家庭农场3102、农民专业合作社7325家,认定市级龙头企业318家)。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30家,农产品加工业突破千亿元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36:1。3、“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620个,其中地标产品54个,居全国市州之首。4、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76元。但同时我们注意到,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多而不优、大而不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究其原因,主要矛盾是农业的结构性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农业供给侧。因此,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强市建设,必须从供给侧入手,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同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发展机遇而不可错失机遇。三是决胜农村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市五次党代会向全市发出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但从小康的角度看,农业是短腿,农村是短板,农民增收是关键。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076元,低于城镇居民13720元,低于全省1649元,同时还有4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要保持农民增收好势头,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二、关于文件的主要内容

  今年市委一号文件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总体要求、工作重点、组织保障三大板块来谋篇布局,提出了25条政策措施。 第一大板块主要是明确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意义、内涵和今年的目标任务。目的就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方向,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改革的创造性、积极性。

  第二大板块主要是明确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一是立足增效,调优农业结构。在总结我市多年调整农业结构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文件提出了加大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推广力度、支持绿色生态品牌创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等四项重点,旨在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品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二是立足增产,夯实发展基础。文件提出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等三项重点,旨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立足增收,促进融合发展。文件提出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载体等四项重点,旨在发挥我市生态、人文富集优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从农内农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立足增绿,补齐农村短板。文件提出了继续推进绿满黄冈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等四项重点,旨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补齐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共享发展。五是立足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文件提出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加快财政支农和金融服务“三农”、创新探索农村土地利用与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四项重点,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第三大板块主要是明确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保障。目的就在于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筑牢基层基础,严肃工作纪律,保持重农强农定力,形成工作合力,为改革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作风保障,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

  三、关于一号文件的新亮点

  今年的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市委、市政府在长期的农村发展实践中探索出的“两转四用”方略和“个十百千”工程抓手,既是一条成功黄冈路径,也高度契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着力打造升级版。二是正确处理了中央、省委要求与黄冈特色的关系。在紧扣中央、省委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黄冈“三农”实际,提出了主推一种两收、一水两用、油菜多功能开发、林草畜复合、林下套种套养等五大模式,实施农业品牌推进年行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雷霆行动,开展十百千乡村旅游创建,整合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全程可追溯综合服务平台,探索“村委会+乡贤”的乡村治理模式等一系列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政策措施,力求为全国、全省的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黄冈智慧,体现黄冈担当。


市农业局:第一季度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立足早部署,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早规划,确保结构调整到位;早培训,确保实用技术到位;早指导,确保生产措施到位;早监管,确保备耕农资到位;早服务,确保龙头企业开工到位的“六早六确保”工作措施,奋力夺取全市农业生产“开门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小麦在田面积99.33万亩,油菜面积287.9万亩,虽然面积都比去年略有减少,但目前苗情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蔬菜一季度播种面积33.5万亩,同比增加0.9%;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4万亩,同比增加1.4%。开春以来,全市各地蔬菜市场平稳,供应充足;畜牧业一季度生猪出栏168.93万头,同比增长5.78%,牛出栏9.11万头,同比增长4.95%,羊出栏14.37万只,同比减少8.30%,家禽出笼1511.67万羽,同比减少3.53%,生产情况总体稳定。

  2、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种植业结构深入调整,全市全年计划播种粮食面积789.24万亩,同比减少9.38万亩,减1.17%,油料面积373.1万亩,比上年增加6.4万亩,增1.75%,棉花面积41.55万亩,同比减少5.22万亩,减11.16%。蔬菜面积18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万亩),计划新扩大中药材面积5万亩,新扩大水果面积0.25万亩。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预计将超过90%。高效益模式发展迅速,全市一季度油菜多功能开发面积120万亩,其中菜用油菜苔面积15万亩,花用油菜面积80万亩,饲料用油菜面积5万亩,绿肥用油菜面积20万亩;新开挖稻田养虾面积8万亩;粮改饲小麦玉米新扩大面积7万亩;再生稻集中育秧完成大田面积60多万亩;中药材新发展面积5万亩。农产品安全稳定可靠,春节前后全市农产品市场品种丰富,花色多样,有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大数据应用效果显著,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全市93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市场信息、先进的实用技术、准确的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在平台上完成了3万多份订单和对接服务,既节省了成本,又取得了实效。

  3、农产品加工马力全开。春节过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开工,工人到岗率高,机械满负荷运转,生产量销售量同比双增加。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30家,比去年新增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工率达到98%,产能发挥都在90%以上,以粮油产品、畜禽、水产品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加工步入了快车道,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8.3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规上工业经济的41.56%;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2.35%。

  4、新兴业态势头强劲。全市现已建成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红安华缘农场、蕲春龙泉花海等农业示范园区踏青游游客如织;市农业局联合市旅游局、市摄影家协会开展的全市“最美油菜花”评选活动高潮不断,油菜花景点人流穿梭,预计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园、蕲春产业园和武穴产业园以及淘宝黄冈馆、一号馆等电商平台业务繁忙,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9%以上。


  一季度我市农业经济发展曝露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农民增收空间相对狭窄。农业生产成本“地板”的抬高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挤压导致比较效益下降;农业基础设施简陋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二是新型农业主体分量不足。全市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的发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速度不快,比重不大,带动力不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是农产品加工腿短的问题依然严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力不足,加工链条不长,尖板眼不多,附加值不高,品牌不响等问题始终是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季度我市农业工作重点

  一是抓紧抓好“三夏”工作。抢抓关键季节和关键天气搞好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的收获归仓,水稻棉花等夏播作物的适时播种,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为全年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打好物质基础。

  二是推进落实高效模式。以再生稻生产、稻田综合种养、异域水果种植、粮经饲统筹、草食畜牧业发展等特色高效模式为重点,带动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三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将农业生产基地与“互联网+”、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休闲农业、庄园农业等新业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大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旅游产品”。

  四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航母”企业,树立黄冈农产品地域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推广农业科技应用。研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



责任编辑: 秦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